蚕豆象 (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) 隶属鞘翅目, 豆象科。主要危害蚕豆, 可造成20%~30%的产量损失。另外, 还危害野豌豆、山黧豆、兵豆、鹰嘴豆、羽扇豆等, 是豆类的主
蚕豆象 (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) 隶属鞘翅目, 豆象科。主要危害蚕豆, 可造成20%~30%的产量损失。另外, 还危害野豌豆、山黧豆、兵豆、鹰嘴豆、羽扇豆等, 是豆类的主要害虫之一。该虫原产于欧洲, 在北美洲的美国、加拿大, 非洲的阿尔及利亚、埃及、摩洛哥, 欧洲的英国, 亚洲的中国等均有分布。蚕豆象在我国的扩散途径主要是交通运输和人为携带。其传播与定殖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, 还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危害。
主要危害蚕豆,还危害野豌豆、山黧豆、兵豆、鹰嘴豆、羽扇豆等。
幼虫专害新鲜蚕豆豆粒。被害豆粒内部蛀成空洞,并引起霉菌侵入,使豆粒发黑而有苦味,不能食用;如伤及胚部,则影响发芽率,质量大大降低。幼虫随豆粒收获如仓,继续在豆粒内取食为害,造成严重损失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,对蚕豆造成的重量损失达20%~30%。
一年发生1代,以成虫在豆粒内、仓库内角落、包装物缝隙以及在田间、晒场、作物遗株内、杂草或砖石下越冬。越冬成虫于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,飞到田间取食豆叶、花瓣、花粉,随后交配产卵。卵散产于蚕豆幼荚上,每雌虫一生产卵35~40粒,*多达96粒。4月中旬起孵化后即侵入豆荚蛀入豆粒中,被贮豆粒表面留有1个小黑点。每豆一般有虫1~6个。蚕豆收获后,幼虫在粒内被带到仓内继续为害。成长幼虫约于7月上旬在豆粒内化蛹,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,即进入越夏、越冬阶段。成虫飞翔能力强,有假死习性。
- 上一篇:大豆瓢虫生活史标本
- 下一篇:昆虫生活史标本--斑衣蜡蝉